(來自:Gabriel Pérez Díaz, SMM / IAC)
據(jù)悉,磷不僅是 DNA 和 RNA 這兩種遺傳物質的重要結構元素,還有助于通過細胞來傳遞能量,以及調節(jié)其它關鍵的生理過程。
很長一段時間,科學家們一直認為磷主要來自于新星和超新星的爆發(fā),意味著宇宙中的生命可能較我們期望的要少很多。
若真如此,那地球又是如何成為這個可孕育生命的幸運兒的呢?一種猜測是,我們所在的太陽系,恰好實在這樣一顆超新星附近形成的。
然而來自加納里亞斯天文學研究所(IAC)和拉克魯尼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,卻表明這種情況較我們想象的更為普遍。
研究團隊檢查了斯隆數(shù)字巡天項目的調查數(shù)據(jù),對一系列恒星的紅外光信號進行了分析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了 15 個富含磷元素的恒星。
這批恒星構成了一類從未被發(fā)現(xiàn)過的天體,通常還具有較高的其它元素,比如鎂、硅、氧、鋁、鈰,這點讓天文學家感到頗為費解。
首席研究員 Thomas Masseron 表示,研究團隊無法根據(jù)當前對于恒星演化與元素合成的認知來理解富磷恒星。這些結果表明,他們不僅遇到了一種新型天體,還需深入探索恒星內部反應的物理機理。
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,已經(jīng)發(fā)表在近日出版的《自然通訊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期刊上,原標題為《Phosphorus-rich stars with unusual abundances are challenging theoretical predictions》。